巨大的非法利润让法律和监管的威慑力相形见绌,无论如何打击都会有人作恶。 实际上,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今天。 例如,2001年的一篇论文指出,北京市农贸市场上销售的冷冻羊肉卷、羊肉片大多是杂畜肉。 去年南方的一项研究表明,25%的肉类含有假
。尽管这一数据并不能代表的整体水平,但至少揭开了冰山一角把。用猪肉、鸭肉伪造牛羊肉是目前主要的掺假手段,其中牛肉掺假主要是熟牛肉制品,而火锅用羊肉卷则是羊肉掺假的重灾区。由于鸡、鸭肉已经很便宜,所以几乎不可能掺假。熟牛肉主要是用香精香料掩盖原有味道,成品在感官上难以辨别。火锅中本来就有大量辛香料,羊肉卷涮过之后感官上也难以鉴别。当然,尽管有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嫌疑,但主要问题还是价格欺诈,安全风险倒是其次。
有一种肉类掺假行为更可恶,那就是用非食用肉类伪装食用肉类,比如欧洲马肉事件、沃尔玛狐狸肉事件都是如此。欧洲马肉事件中的马匹不少都是退役赛马,而沃尔玛的狐狸肉最可能来自于养殖的皮毛动物。严格意义来讲,这一类肉类掺假未必真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,但这种违法行为事实上打击了消费信心,也的确包含一些潜在风险,比如兽药滥用、动物疫病等。
由于饲养这些动物并非出于食用目的,因此食品相关的法规、标准就约束不了它们。比如这些动物可能没有停药期一说,用药也更猛,药物种类可能更多。另外这些肉类应该是没有经过正规检验检疫的,当然也不排除有人买通执法人员,或者蒙混过关。前文提到的那项研究中,有几个样品中检出了不明种类的动物成分,说明“沃尔玛狐狸肉”现象未必是孤立现象。
非食用肉类还有一种更危险,有媒体曾经报道,有人吃街边烧烤疑似“毒鼠强”中毒,还有个偷狗贼意外射中自己,结果氰化物中毒死亡。无论是家养宠物还是流浪动物,也不管是毒死的还是迷倒的,这些来源不明的猫、狗流入市场本身就是一种安全隐患。
当然,我国针对动物福利的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完善,尤其是如何对待流浪动物、皮毛动物还有很多值得探究的地方。我认为,和地沟油一样,如果不给它们找到一个合理的出口,它就可能在我们的餐桌上找到入口。
由于肉类掺假行为大多是有意为之,不法分子会刻意逃避监管,所以靠政府监管是不可能禁绝的。同时,肉类掺假并非常规检测项目,也缺乏公开的数据支持,因此目前很难从整体上判断国内肉类产品到底掺假情况有多严重,但是从利益驱动的角度去想,应该少不了吧。
作为消费者,如何如何避免买到、吃到假肉呢?这里有几条建议供参考!去正规消费场所,尽量不要吃路边摊。大超市里的假肉相对较少,尽管出现了“沃尔玛狐狸肉”,但小农贸市场、小商超里面的肉更容易有问题。如有可能,在回民超市购买牛羊肉更让人放心。
优先买新鲜的肉。肉片、肉卷、肉馅、肉丸、香肠、熏肉、肉干等经过加工,很难辨别肉本身的质地、颜色、味道,也是假肉最容易蒙混过关的地方。熟牛肉和羊肉卷最容易掺假,尤其要小心。
不要盲目追求“物美价廉”,提防价格过于便宜的肉类,尤其是牛羊肉、驴肉等。你需要知道当地各种肉的大概价格,对成本有个粗略估计。比如说牛肉已经卖到0了,酱牛肉才卖20,那就要多加小心。
少吃猪、牛、羊肉,改吃鸡、鸭肉,营养学家也是鼓励多吃白肉少吃红肉,而且鸡鸭肉还便宜,也不会掺假。
又到了一年一度吃小龙虾的季节,由于今年的影响,湖北的小龙虾被滞销。但灾难无情人友情,近期网络上铺天盖地网红爆款小龙虾卖的异常火爆,解决了小龙虾养殖户的燃眉之急。
作为小龙虾的喜爱者又怎能错过如此美味。小龙虾营养价值高,富含较高的蛋白质、镁、锌、碘、硒、虾青素等,其肉质松软,易消化,是极鲜美的食物。
最近正是吃小龙虾的季节,小龙虾的头、虾黄到底能不能吃?就着这个问题我们来了解一下小龙虾的虾黄。
小龙虾的虾黄就是母虾所产的。母虾到了成熟期,头颈处会含有虾黄,大家都知道有虾黄的一定是母虾,而没有虾黄却不一定是公虾,母虾在未成熟时也是看不到虾黄的。我们都知道虾头中重金属的含量是非常高的,而且虾黄就位于头部,很容易被污染,特别是我们不知道所购买的小龙虾生长的环境是淤泥里,还是较清澈的水里。所以说虾黄虽然味道鲜美,营养丰富,但毕竟弊大于利,尽量少吃为好。
文章来源:《中国兽药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syzzbjb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9/618.html
中国兽药杂志投稿 | 中国兽药杂志编辑部| 中国兽药杂志版面费 | 中国兽药杂志论文发表 | 中国兽药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中国兽药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